MILE米乐集团|官方网站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1-66889888     13594780295

MILE米乐集团|官方网站

MILE米乐集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外语特色 > 外语教研

MILE米乐集团用101种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11-14 20:42

  MILE米乐集团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门口“时光步道”的尽头,有一尊镌刻着101种语言“你好”的莫比乌斯环雕像,展现着它的国际、多元和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近年来,北京外国语大学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立足学科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积极为构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提供人才支持,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自己的力量。

  冬日的清晨,北京外国语大学静谧的校园里,逸夫楼302教室不断传出欢声笑语,国内第一届学习迪维希语的5名学生为教师朱方方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他们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感受拍摄成视频,记录下了对这段学习生活的美好回忆。一年来,朱方方作为唯一一位教授迪维希语的教师,将这门全世界只有35万人使用的语言带进了北外的课堂,在5名学生的心中埋下了小小的种子。

  探索新建语种的道路实属不易,师资力量短缺、教学计划空白,让这条路充满艰辛。“第一堂课、第一本教材、第一部字典,这些都是摆在我面前的难题,我需要整合大量的语言资源和资料。一路走来,我得到了学校和学院的全力支持。”朱方方说,“和学生教学相长,更让我享受了探索和深耕一个全新领域的快乐。”

  北外的迪维希语课,是世界上第一个在马尔代夫以外的国家开设的该国官方语言课程。专业建设没有可以参照的模式,学院里的教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从无到有搭建起整个专业构架。学校想方设法选派师资赴马尔代夫学习,专程拜访马尔代夫驻华大使馆,就迪维希语专业建设、北外与马尔代夫教育文化交流等事宜进行商谈。最终在马尔代夫驻华使馆的帮助下,北外成功开设迪维希语课程。在开班仪式上,马尔代夫驻华大使馆代办大使索巴赫·拉希德说:“北外开设迪维希语课程,是国际社会中一个大国、强国与小体量国家之间建立高效联系、发展进一步交往的典范。”

  在北外,像迪维希语这样“陌生语言”的清单,可以列得很长——祖鲁语、汤加语、克里奥尔语、茨瓦纳语……这些专业的学生珍藏着独一无二的学习经历,未来,他们将承担起服务国家、传播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近年来,为了满足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在深入践行“红色基因、卓越气度、家国情怀、全球格局”精神过程中,北外不断加大非通用语种建设,至今已获批开设101种外国语言。“101”这一数字,记录着北外服务国家战略的坚实步履,诠释着校歌中“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的担当。

  “近年来,北外始终抓住提高外语人才能力培养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北外人用语言讲述、展现着国家形象,搭建起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大平台,努力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传递给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家的人们。”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表示。

  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伊莎白教授,在20世纪40年代初与丈夫柯鲁克先生怀揣理想,穿过重重封锁来到中国解放区,在解放区艰苦的条件下投身创建英语教学工作。波兰语专业奠基人程继忠先生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转入波兰语专业学习,成为师资储备力量,没有专业的教师,也没有成熟的教辅资料,但他从未退却,“党和国家有需要,我们就义无反顾!”……

  北外8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有许多这样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不计个人得失和荣辱,为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披荆斩棘、开辟道路的“大先生”,他们从“课本词典没有,自编;教学经验没有,摸索”的艰苦环境下起步,拿着油印讲义,靠着一支粉笔,书写下外语教育事业的春秋岁月。

  如果从101种外语出发看中国,那么就获得了诠释中国的101个不同角度。在这里,一代又一代师者的耕耘,为我们用更多的视角同世界交流奠定了根基。

  2022年2月4日晚,奥林匹克会旗冉冉升起,《奥林匹克圣歌》在“鸟巢”中回响,来自河北省阜平县山区的40个孩子组成的“马兰花合唱团”在现场用希腊语演唱了奥运会会歌。合唱团孩子们的指导教师,正是北外希腊语专业的教师秦烨臻和本科生林嘉濠。

  如今,再次向记者谈起这件事时,秦烨臻的激动之情仍溢于言表:“为了让完全没有希腊语基础的孩子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发音,我们查了不少资料,也咨询了有经验的老师,教学时常常是多种方法并用,有时候还得‘手舞足蹈’,让孩子们理解歌词的意思。”一切辛苦都没有白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孩子们用真诚的音乐和淳朴的表演感动了世界。

  北京冬奥会期间,北外派出900多名师生志愿者承担赛会专业志愿服务保障工作,成为派出专业志愿者人数最多的高校。北外师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向世界传达美好愿景,传递中国的和平理念。他们将101种语言的“你好”字样绘于围巾上,送给服务的外籍人士和运动员,把来自北外、来自中国的祝福送往世界各地。拍摄多语种视频、在国际媒体撰文、联合驻外文化交流机构多方送祝福,他们担当起中国与世界友谊沟通的使者。北外白俄罗斯研究中心白俄罗斯语专业师生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前夕为白俄罗斯和中国运动员录制的加油视频,在白俄罗斯驻华使馆官方社交网络平台、白俄罗斯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官网上发布,引来众多点赞,白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评论祝福视频“真诚而亲切”。

  美属萨摩亚代表团团长在分别后给两名北外志愿者发来的感谢信中写道:“有一件事使得这次北京冬奥之行区别于其他比赛,那就是我们团队里友善、务实、真诚、有趣的志愿者,他们是我们的向导、中文老师、朋友,更是我们的家人。”

  服务结束后,学校共收到来自各方的118封感谢信,收获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也荣获北京市、北京冬奥组委“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表彰。

  除了在重大活动中奔赴第一线的师生志愿者们,北外还有一个时刻守护语言服务大后方的特殊团队——多语言服务中心。该中心设有英、法、德、俄、阿、西、日、韩8种语言,为110、120、999、12345等首都城市公共应急热线年北京奥运会的“遗产”,中心已实现4000余天不间断运行,3000余名志愿者累计接听电线余个,除了见证美好的“双奥”故事,也持续为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作出不懈努力。“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的一分子,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是北外师生的坚定信念。

  APEC会议、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峰会……在很多大型国际活动上,都能看到北外志愿者的身影,700余名师生志愿者在这些大型赛会服务中用专业知识架起了中国和世界间的沟通桥梁,在一次次交流中展现了中国风采,用笑容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成为中国和世界互动故事最好的创造者、记录者、讲述者。

  “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表示,“以心相交,讲有温度的中国故事,才能让中国故事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

  “尽管西班牙语中不喜欢近距离重复使用同一个词语,但在‘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这句话的翻译中,‘人民’一词在译文中必须重复出现,以凸显人民在中国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北外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学院院长常福良在课堂上常常从《习谈治国理政》中寻找案例,不仅“讲知识”,更重视“悟原理”,使学生了解历史和国情MILE米乐集团,站稳中国立场,提升思辨能力,以话语为剑、化思想为刃,利用外语优势向世界宣介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近年来,北外在把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全程、构建“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新格局过程中,786门专业课程都将《习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纳入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阅读材料中,探索建立精读、听说、写作、口译、笔译等全链条课程集群。

  同时,北外专家学者还参与了《习谈治国理政》24个语种的翻译审校工作,一丝不苟、高度严谨,每一个单词都反复打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精辟的论述,从他们的笔下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民理解、熟悉。

  1956年,北外教授陈琳主持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全国大学英语专业通用英语教材《大学英语》;1978年,北外英语系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汉英词典》;1980年创刊的《外国文学》,目前已是国内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专业学术刊物之一;2009年,外研社和英国麦克米伦公司合作推出的《走遍中国》汉语教材,标志着“对外汉语出版工程”取得重大突破;2021年6月,“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首批新书发布;2022年10月,北外教师翻译的《习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英文版出版……

  走进北外校史馆,整齐陈列的多部外语教材与学术著作总是吸引着最多的目光。从几代人书桌上的经典外语教材,到支撑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交流互动的多语种教材,再到蕴含中华文化的翻译著作,在“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征程上,北外大力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产生了一系列促进中西方沟通理解的标志性成果,在传播中华文化、中国智慧中,向世界呈现着厚重的传统中国、鲜活的当代中国和多彩的未来中国。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北外牵头编纂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位列其中。该书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已出版9辑,版权输出超过30个语种。术语工程秘书处负责人、外研社副总编辑章思英介绍:“《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丛书的宗旨,是诠释、翻译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基本概念和关键词语。对外国朋友来说,可以通过丛书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在,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在秉承历史使命、服务国家需求中,北外始终彰显外语优势和国际化办学特色,在推进中外文化交流中开展深入研究、架设沟通桥梁,传播好中国声音MILE米乐集团。

  新时代,如何依托全球语言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如何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坐标,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赋予北外的使命。”杨丹说,北外将开拓“全球语言、全球文化、全球治理”新的教学与研究领域,构建学科发展新格局,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语言服务提供者、世界一流的中国故事讲述者,担负起“语通中外,道济天下”的时代使命。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MILE米乐集团、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