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E米乐集团|官方网站

导航切换

联系电话:
021-66889888     13594780295

MILE米乐集团|官方网站

MILE米乐集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外语特色 > 外语教研

MILE米乐集团如何将英语课上得有特色?

作者: 小编 来源: 网络   日期:2023-11-30 23:10

  MILE米乐集团一位教师想把课上得有特色是再淳朴不过的愿望。当然,淳朴可能意味着缺少点思辨色彩。例如补充说明希望,“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又学到知识”。这恐怕不是仅靠有特色就可以做到的。与众不同很容易,收到实际效果则比较难。关于「特色」,下面第二部分将做具体讨论MILE米乐集团。

  另一方面,奶爸的回答让我觉得有点突兀。他提到的各种变量固然有影响,但教学总是有规律可循的。至少,我们可以一直向上抽象,最后得到可适用于任何层次任何课型任何学制的指导思想。 “效率最高学生能扎扎实实收获到东西”就是很好的总结。在紧张撰写本回答的过程中获知奶爸已经对英语学习方面的问题封笔,个人感觉有点儿遗憾。如果具体展开,说说如何做到高效,以及特色能为效率做多少贡献,我想是题主很关心的。

  下面是个人思考和一些实践经验。在知乎我关于英语方面问题的回答大部分都是针对学生,这个问题则主要面对教师,所以等于是同行研讨。凡不当之处,欢迎批评。

  另外要说明,我校是2004年由师专升为本科的师范学院,从学生到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无法与其他资深院校相比(刚好看到2014中国704所本科大学排名,我校位列倒数第96)。个人比较熟悉的是英语专业大三的精读课,后来叫做高级英语,因为带这门课时间较长。以下对于教学环节和学生状况的分析讨论都是基于这个特定的背景。如果某些理念、观点、经验和方法能够被不同背景的同行认可,那很幸运。

  乍一看,学校比你家多了太多的东西。食堂操场图书馆,美女帅哥逸夫楼,还有各种鸡零狗碎。但就本质而言,学校只不过多了同学和老师。我认为全部奥秘就在这里:同学和老师可以一起制造氛围。独自在家,花钱可以买词典课本,各种影音设备,也可以请家教,甚至请外教做家教,但是你买不到气场。在卫生间吊嗓子是一回事,到晚会上唱首歌,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许多人的某项体育活动玩得非常出色,但是一到正式比赛就掉链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适应紧张的气氛。只有经过多次比赛环境的考验,最后变得非常放松,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实力。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引入的“交际英语”教学理念实际上就是要突出实战导向训练。

  根据自身经验,英语是学会的。大学四年,老师固然能讲到很多关于单词、辨义、语法、成语、修辞格、翻译、写作,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内容,但是无论从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方面来说,或是跟你最后所掌握的整个数量比起来还只是很少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整合各项技能于一体的任务基本是只能靠个人完成。实际上,个人认为在学校一边上课一边自学是学习效率非常高的方式。

  可以类比足球教练。各种单项训练,脚内侧、脚外侧、脚背,传切、二过一、反越位,各种任意球、战术套路,林林种种。教师需要多做一些的是传授知识,因为足球已经是国际语言,跟文化差异基本没有关系。另外,语言的专项训练更需要重视举一反三的能力,毕竟其复杂度要高出足球N个数量级。

  说到区别,教练好比开的是电力机车。因为球员有淘汰机制。每个人必须自己努力向上,否则就得卷铺盖回家。教练把好方向盘即可。教师则很像开的是蒸汽机车。学生好歹得毕业,而每个个体状况不同,时代潮流、学校氛围和班级作风也不一样。教师需要营造维护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既要掌控方向又得时不时顾及动力。一身二任同时兼司机和司炉比较忙活。

  还有一个细微差别是,球员一脚出去效果怎么样自己知道,而学生用一个词往往没什么把握,甚至很多时候他/她就是故意用自己不熟悉的说法,等着看老师会有什么反应。所以来自教师的反馈很重要。

  实际上,要说特色这个东西吧,真是要多少有多少。别人带教案,你除了课本什么都不带;别人主要讲语法,你主要讲文化背景;别人讲美音,你讲英音;别人出门都装手机,你放家里;别人表扬学生说Very good,你总是说Jolly good;别人打招呼说Good morning,你说“你好(how) are you”;所有老师上课都不戴帽子,你戴一顶澳大利亚牛仔帽,帽沿周边挂一圈流苏(不是为装饰,是随便一甩头就可以赶苍蝇),这特色至少是奇葩级。还是默认一下吧,我们说特色是指能够为教学带来正面效果的,因为运用者少而显得比较新颖的方式方法。

  特色至少可以分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经过多年和几代人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总结,教学形式方面已经很难再别出心裁。所有的课堂活动都可以归结为‘讲’和‘练’两个方面。个人认为还剩下能够出新的方向主要有三:一是,精心编排讲和练的节奏。跟编舞一样,韵律可以千变万化。二是,仔细考虑讲和练的内容。这个空间还是比较广阔。最后就是,上述两项如何配合值得研究,这仍然是形式怎样为内容服务的问题。

  英谚说Do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 形式上玩新花招,一两节课没问题。经年累月天天出新招,就算后台有个班子专门为你设计,学生也受不了。从小学中学一路上来,他们已经是old dogs。换一个角度,我觉得所谓特色可以看做是一位教师长期坚持的由理念+方法+态度混合而成的风格。学生赞赏,同事肯定,教学效果良好,连续几届形成口碑效应,可称得上是风格。一种风格到了别人不好学的地步,就是特色。

  1. 几乎所有你刚入行时听到的有关教学的格言基本都是经得起时间颠簸的真理。比如: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水量与个人的阅读量具有正相关关系。我在学生时代主要读小说和各种课本。做教师以后基本只读各种报纸和杂志。英美主流纸质媒体就不提了,能到手的都读。像Vogue也专门精读过一本的广告。印象最深的是Guarding Weekly和Reader’s Digest。第一份儿卫报周刊,32版,我读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后来只需一个晚上。第一本读者文摘对于我大约有300多个生词,到读完一年12本,差不多生词只有开始的十分之一。更重要的是像读者文摘这种天上地下三教九流无所不包的读物对于了解美国社会非常有帮助。仅举一个简单例子。一则幽默说一辆事故车的后窗上贴了张纸,上面写着tragic wagon。也许你觉得,嗯,确实好笑。但是如果你知道从前美国有一首流行歌曲,歌名叫Puff,the Magic Dragon,你就能够多体会一层意味:原来这儿还抖了个机灵。

  英美影视剧也需要不时看一些,无论你是否真得感兴趣。我在一部很烂的电影里跟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学到不仅可以一只手表示V,也可以两只手同时,甚至还可以把双臂交叉表示特别强烈的愿望。

  2. 充分利用跟外教交流的机会。有些语言点是任何工具书都查不到的。其实这些问题本身没有难度,许多都是普通常识。只是你没有在讲英语的国家生活过,无从知晓。外教在这些问题上的作用非常大。更重要的是了解英美人士特有的思想观念,这只有在跟他们很随意的日常交往中才能偶然获得。例如,朋友找我翻译个小米包装袋儿上的说明,我译好后请外教看看语言是否地道。结果译文倒是没挑出什么毛病,完全没想到的是,那位来自明尼苏达金发碧眼的马克指着最后一句“特别适合哺乳期妇女食用”问这是什么意思,男人不能食用吗?老人不能食用吗?孩子不能食用吗?这种交流非常有意思,你能感觉到一种思维定势会有多固执。我们学的是别人的语言,当然只能“顺势”。

  交往多了,你也会清楚如果跟他们辩论不同的观点,最好的方式还是“以夷之道”。来自南安普顿的詹姆斯曾为美国轰炸苏丹的希发制药厂辩护,称因为那里为生产化学武器。我说那阿根廷炸沉英国的舍费尔德号巡洋舰用的是法国生产的飞鱼导弹,英国为什么不轰炸法国?他一边笑着说你把狐狸扔进鸡群里,一边说还要再想想。我猜他的深层逻辑很简单,苏丹是“流氓国家”,法国不是,但是这显然在辩论中不具备说服力,因为美国并没有拿出有力证据。我还跟澳大利亚外教中介机构的一位先生在电子邮件中打过笔仗。合同的扯皮使他很不耐烦,居然冒出一句,“难怪中国人的护照拒签率全球最高”。我回复说,根据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国民人均收入达到目前中国水平的任何国家都是各种问题最多的阶段。如果中国将来达到澳大利亚的水平拒签率依然很高才说明中国的文化有问题,然后非常委婉地提醒他澳大利亚200多年前也不过是荒芜之地。如我所料,下封邮件他做了非常诚恳的道歉。

  我不认为东西方思维有什么不同。当我说英语思维,仅仅指的是用英语思考,而不是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有什么本质不同。不过,要承认,双方看问题的角度经常会有差异,对许多问题的认识不尽一致。作为英语教师,需要熟悉这些情况,并且在课堂上结合讲课内容客观地加以描述。一个有趣的例子。有一天在我家客厅跟一个美国小伙儿和一个中年英国男性聊天。忘了扯到什么话题,我无意中说“中国女孩比西方女孩纯洁”,这两家伙立刻把头扭过来,四只眼睛凶光侧漏。我立刻(保持目光接触)澄清说,至少一个本地女孩不像巴黎女孩会接触到那么多的思潮和观念。这才浇灭了他们逼视中四散飞溅的咄咄火星。可以想象,在潜意识这块儿相当广阔的区域内,东西方确实存在相当大的认识差别。

  平常就需要跟外教保持一种比较接近的关系,或者说就是交朋友。这要花时间精力还得搭银子,不过事实证明把这就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很有意思。实际上我跟不少前外教依然保持联系,甚至有几位还会再次来中国看望我们。对待友谊这件事是不分中外的。

  3. 工具书多多益善。这点无需多说MILE米乐集团,虽然现在已经有百度谷歌,似乎什么都能搜到,但是手边有书还是很方便。而且正式出版物可以保证出处的权威性,对于教学来说,严谨两个字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以我在知乎的一个回答为例,没有工具书很难做出这样的分析:pro- 和 pre- 这个两个 prefix 有什么不同?

  4. 抽一定的时间浏览专业期刊。虽然许多文章就是为了评职称,其内容几乎没什么实质性意义。不过,有时候还是能够发现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闪光点。例如,metaphor与metonymy的区别,一般词典都把后者翻译为「换喻」和「转喻」,但实际上metonymy应该是「借代」,根本与「喻」无关。作者用了一个很好但有点古老的例句:游击队员出罗网,韩英不幸入铁窗。“罗网”比喻敌人的包围网,因为只有喻体没有喻词,所以是metaphor;而“铁窗”是借监狱的部分来代替整体,没有「喻」的成分。验算就是:metaphor可以退回到simile,而metonymy不可以,不能说:铁窗像监狱。很抱歉我忘记了这篇文章的作者和出处。浏览专业期刊的另一个目的是了解语言各个分支研究的进展,从语法、语用、语体、测试到认知语言学,等等。

  5. 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分两方面。一是,尽量用简单词汇,尽量用地道表达法。二是,注意语速、节奏和音量。美音或英音无所谓,混合着来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当然坚持一种最好。关键是课堂上一定要把握好语速,注意突出句子重点,每句话都讲清楚。个人认为语调比较重要,这对学生是很好的示范。

  6. 口译经历。强力推荐想方设法找机会做一段时间有偿的英语现场口译,或者是会议翻译。我在海南东方市的富岛化工公司干过三个月,收获不亚于又一次读研。实际上有关部门应该协调安排英语教师轮流做这种实践。这对提高教学质量非常有意义。

  7. 业余爱好。尤其是涉及审美方面的爱好对专业很有帮助。个人认为,一项体育爱好对于脑力劳动者几乎是必须的。

  备课对我来说是一种生存方式。可以这么理解,如果我不是在上课,那就是在备课。我承认这么说是夸张,但是无论我做什么,看电视上电脑听音乐打球下棋自驾做饭散步等等,总有另一个我在备课。甚至做梦的时候。我猜想一个独立开发软件的程序员一定也会处于这样的状态,每天25小时只想一件事。我不过是把一个软件编制周期放大到几十年而已,所以才有闲做其它事,包括上知乎。估计我的备课就比较有特色,每次大致要分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基本就是神游天外。叫做发散也好,不着调也行,总之是能想多远想多远,能想多宽想多宽。核心当然是要处理的那篇课文,无论历史、环保、一篇演讲,或是小说中的一章。中间会查资料并做笔记以及提要。很多时候自己也意识到太离题了,不是不靠谱,那是相当不靠谱。不过也有许多好主意就是这样自己冒出来。这个阶段可称为务虚。

  2. 第二阶段从上课的前一两天开始,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务实。我有以下原则:

  ⑴ 每节课讲两个重点。我从教学前辈那里获得的最宝贵的经验就是:讲得多了没用。一个太少,三个就多了。这两个重点要侧重不同的方面,比如一个是词汇,另一个可能是修辞。这些重点在一个学期的分布应该各具代表性,就是说最好涵盖用法、辨析、词源、语法、典故、圣经、神话、修辞、幽默、思维角度、风俗习惯、肢体语言、段落翻译、文章写作,等等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对他们切实有用的所有方面。简言之,大概三分之二或更多一些是关于语言,其余关乎文化。这些也没有开始就做整体规划,前面涉及到的,后面就有意避开。语法部分的重复会稍微多一些MILE米乐集团。

  重点是否要跟本课的难点结合,看情况,但一定要与课文有关,不可完全游离之外。一般来说涉及文化的往往确实有难度,学生可能很不好理解,或理解不深不全面;涉及语言的则相对不那么重要。修辞算是例外,常见的修辞格一般都需要作为重点处理。

  怎样才能“让同学们印象深刻”,或者说让他们“能扎扎实实收获到东西”?经验表明就是少讲。讲得少了对学生来说是损失吗?请参照基本理念2,我认为英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所以,谈不到什么损失。另一方面,相信做教师的都知道“精讲多练”的格言。如何才能做到「精」呢?少而精。个人猜测,能体现出这个特色的教师应该不多。

  ⑵ 注重以讨论的方式处理课文。学生大致可以分四类。A)表现欲超强的,经常主动提问题。这种人每班也就一两个最多两三个,运气不好的时候一个都没有。B)教师提问题后会主动举手的,也就是有意愿参与讨论,大概能占到全班的十分之一强。C)另外有一半儿左右的学生属于被动型,他们预习课文,心里也做好了被提问的准备,但是不点名的话基本不会主动表现。D)其余的就是能躲就躲型,用Sorry应付一切。个别调皮的还会说Terribly sorry。

  备课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针对这些学生的状况准备问题。为了配合“精讲”必须“多练”,这是主要训练方法之一。最简单的提问D),一般的请C)合作,重点段落的问题大部分指望B)+ A),有难度的、好玩儿的、能满足他们表现欲的留给A)。

  讨论是教参无法控制的,甚至教师都不能完全掌控,有时候进行的流畅,有时候就会滞缓。但是课堂讨论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所以再难也得坚持,算不算特色都得坚持。开始的时候可以预告下节课的讨论段落和主要议题,以降低难度。比较成熟之后,直接课堂上见。

  ⑶ 凡学生自己能处理的,课堂上基本不管。例如讲词汇一般以动词为主,主要是同义/近义辨析、用法归类、有意义的词源词根词缀介绍、以及相关的词汇学知识。其余生词你自己看着办,我反正每节课都要挑一些请你用英语解释,不一定问到谁。这样做是给学生一个明确信号。你现在是高年级了,必须有自主学习能力,不可以像基础阶段那样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

  ⑷ 涉及语法有三个原则。一是,一般对课文理解没有影响的语法不管,或者只要学生不问到的不管。二是,复习巩固各种句型概念之外,重点讲中国学生有可能把握不好的几个要点,例如:时态比较、宾语补足语、比较级、虚拟语气,以及冠词。这么做的另一个意义是,针对我校的师范性质,大部分学生出去是要教书的。三是,讲语法的落脚点是语义,要让学生明白所有语法都是为话语意义服务的。换句话说,每个语法现象都表达特定的含义,不能够准确理解等于还是没有掌握。避免grammar for grammar’s sake,这可以算一个特色么?

  本阶段备课的另一项重要内容paraphrase将在第六部分详述。备课最后形成的书面内容主要是例句和一些提要,记在一张活页纸上。课本干干净净没有任何标记,里面夹那张活页纸。学期结束,把活页纸订起来,标上时间,存档。我们学校的教务处也是经常要检查教案的,我有另外的应付。

  3. 上课前一个小时进入备课的第三阶段,冥想。一般实耗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左右。内容主要是预想大致的整个上课过程,前后环节步骤,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等等。凡开动脑子想问题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一定很有逻辑,但是这个阶段对我同样很重要。这也是一个很享受的阶段,类似入定。有神清气爽的感觉。再后来,我还把准备好的例句想一遍,这样连那张活页纸都不用带。有的学生在课间翻我的课本,发现没有任何标记,感到不可思议。对我来说,这是反复考虑过的东西,很容易记住。由于这个习惯,我后来慢慢就不再吃早饭,只喝一杯咖啡。在知乎某个问题的回答中我提到了这一点,一位知友的评论说,这是要早死的节奏啊。我没生气,反而觉得有点好笑。难道您要跟我比早死么?我的回复是,多早算早啊。。。

  说来也许难以置信,无论一本教材用了多少年,对于每一篇课文我都是重新备课。一方面学生总是新的,另一方面,或者我能体会到老课文中的一些新东西,或者要设计更好的处理方法、想出更明快的解析路径、寻找契合度更高的例句,这一点儿不用刻意,自己就有新鲜感。对于文字意义解读的具体例子,可参看我在知乎的另一个回答:如何理解泰戈尔的诗句“life is given to us, we earn it by giving it?。以及一篇专栏文章的第三部分(下):桃花灼灼玄都观 - 西夏马帮 - 知乎专栏(预警:长文,慎入)。这篇虽然是针对中文文本,但可以体现对文字的理解思路。

  关于备课,最后要说的是,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的风格特点。班风一般是在军训后的一两个月内形成。到大三接手的时候,要想做某些改变是很困难的。一般只能顺应从基础到提高这个阶段的自然变化做努力,能成功多少算多少。另一方面,班级的情绪也会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短期变化,这些都是不可抗力。备课自然也得做相应变化,需要多讲就只好多讲,能讨论尽量组织引导讨论。

  除了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这个活生生的人,他的个性、三观、生活方式等,实际上也对其教学特色的形成发挥作用。只不过,这些因素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也不那么直接。

  1. 态度。我对「平等」这个概念很敏感。生活中、社会上各种不平等的事儿太多,除了忍耐没有别的办法,因为不可控。在可控的范围内,我把「平等」摆在第一位。对自己的孩子如此,对学生也是如此。课上和课外都一样。当然我在上课的时候发过火,也对学生说过刻薄的话,不过那是几十年中仅有的一次。在观念中,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教师,所以学生必须服从我。站在讲台上,我觉得自己只不过是英语学得早,所以比学生知道的多,现在要尽量帮助他们缩短成长的过程。在办公室,只要有学生找我,第一件事总是先示意他坐下来。如果因为人多没地方坐,我会站起来说话。同样的,无论男生女生,无论学习成绩好还是比较差,我对他们都是一样的态度。我真得一点儿都没有装,因为我自己的孩子曾经学习就很差,好在后来还发展得不错。

  对于更大范围的态度,如果感兴趣的话,可参阅我的另一篇专栏文章:弃子 - 西夏马帮 - 知乎专栏。这可是专为本题贴的,因为以前在某个回答中已经匿名提到了主要内容。

  2. 校园活动。如果你看了上面提到的文章就知道我参与了许多校园活动,从打篮球、各种比赛到涉及专业性的讲座、演讲、辩论赛,等等。新年晚会上,叫我唱歌就唱歌,要我掺合什么节目就挺身而出,从不推脱。我唱歌真得是很烂,不过从来没觉得不好意思,大家欢乐就好。给学生办的报纸写稿,应邀指导摄影和乒乓球社团活动,组织校际围棋比赛,春天骑自行车郊游,跟学生们一起玩儿,我觉得很开心。每到NBA冠军总决赛,总会有些男生跑到我家来看电视。我不是刻意要这么做,或者是理性认为应该这么做。事实上,这是我的生活圈子,参与其中本身就有乐趣。比如,有次毕业晚会我有个小提琴节目,准备的是月亮代表我的心。站到聚光灯下的时候,我突然灵机一动卖个萌,对着话筒说,请允许我把这支曲子送给我一直暗恋的女生。你可以想象台下的尖叫和口哨是如何的回声嘹亮。再比如,我校的篮球男女冠军基本都是被化学系独霸。我想到男子没办法,女子的话,只要提前训练,应该有戏。我挑选了一只看起来有运动基因的队伍,每天早晚两次训练,练的就是带球传球投篮,结果到决赛打了化学系一个8:0,拿到我系历史上第一个女子篮球冠军。实际上比赛过程特别激烈胶着,我方一个队员紧张到半场换边后差点儿帮人家进一个球。终场哨响的时候,我跟每个队员击掌相庆,那个感觉非常爽。

  由于以上原因,绝大多数学生都跟我关系很好。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感觉就比较顺。他们知道你差不多是个透明的人,教学上对他们的要求都是为了帮助他们进步,积极性和主动性会相对高一些。这总是有助于提高效率。你的课也会显得有特色。

  课文的篇幅与难度不尽相同,一般要用六到八个课时。这就好比是一段规定了时间的旅途,什么地方快,什么地方慢,由你掌握。某个地段景色特别好,那就越野去周边逛逛,剩下的路途要加快些脚步。每篇课文的内容当然不一样,这意味着风景各异,能够产生特色的客观基础就在于此。

  当然,仅有客观基础远远不够。凡英语专业教师一定知道张鑫友,他的教参系列把英语词汇、语法、阅读、试题、作文、学习技巧,包括课文翻译、难点注释到课后练习答案,全部一网打尽。还不说另有其他人编写的不同出版社推出的各种参考资料。可以说,凡是需要学生动脑子的活儿,都有人替他们做到几乎完美无缺。在学生人手一本参考书的情况下,先不说特色,你就想想作为教师还能讲什么?还有什么可讲?或者,有哪些地方你能讲得过张先生?

  还好,“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就是说,通往罗马不止一条路。我们还是有路可走。关于上课,我想归纳一些实践经验和理念如下。

  1. 课堂活动的内容应该主次分明。讲解两个重点15到20分钟+讨论10到15分钟为主,其余练习为辅。各项活动的顺序不定,但显然是交错进行为好。

  以我个人的看法,能不能坚持突出重点,能不能坚持讲练并重,能不能坚持实战型操练,是判断一个英语教师是否真正具有特色的分水岭。如果以讲为主,哪怕讲到舌灿莲花的级别,我认为还是没有一丁点儿特色。把练提高到跟讲同样重要的高度,特色就开始出现。以后我们可以继续评定特色的鲜明度。假如这样的观念被绝大多数人接受,大家都讲练并重,那可以认为我们都是有特色的教师。这甚至可以看做是时代特色。你的做法跟20年前一样,显然是落伍,怎么说也没有进步。现在的问题是,我真得不知道全国同类学校英语专业的精读课是怎么个上法。

  突出重点,很容易构成简洁明快的布局,符合现代节奏。但是,这样做有可能带来一个矛盾。学生从大一开始也许习惯了教师逐句逐段的讲解,主题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都会分析到。现在重点突出,势必要“轻视”某些局部。较严重的后果就是会给部分学生造成不适感。一篇课文学过还是没学过,这个简单的感觉对某些学生很重要。你把该喂的都喂了,他们就觉得学过了。有些内容要自己咀嚼消化,他们就觉得“没学过”。尤其是可能关系到专四专八考试,这一点也不得不考虑。我的做法是相互让步,做一点折中,在讲和练的过程中至少把每个段落都覆盖。虽然拖泥带水一定会影响简洁明快,不过为了实际效果,只能尽量缓和矛盾。重点突出到什么程度,以及拖泥带水到什么地步,要依一个班级的承受能力而定。

  另一方面,我的体会是,只要你以重型坦克的固执稳步推进自己的观念,在练的问题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逐渐适应,并且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认可甚至欣赏这样的做法。当然驾驶坦克的手法要融会贯通所有你能够领会的儒道精髓和孔孟情怀,据我所知,只有精读课一般不安排外教带。本节开始提到,每篇课文的内容不同是能够产生特色的客观基础。个人认为,课文其实不重要,我们学语言又不是学历史文学音乐美术金融建筑环保。课文只是讲的挂靠和练的内容。所以,备课主要就是考虑讲什么和练什么,然后哪一段联系紧密就选哪一段为重点。其余可以拜托张鑫友。你既然买他的书,至少也该物尽其用吧。当然,凡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要回答到令他/她满意。但是现在愿意问问题的学生还线. 专业训练手段

  ,即,用英语解释英语。课本要求的paraphrase都有现成答案,我可以用之外。甚至我可以请学生paraphrase某些paraphrase的答案,因为那个答案太高大上,我要一个接地气版。Paraphrase这个词,我们简称为‘派’。教研室里,经常能听到一位老师请别人帮他‘派’一个句子。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也可以从‘派’中看出来。‘派’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探测工具,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理解的深度。虽然你有课文译文,但不一定真正理解原文。二是,作为训练工具,锻炼学生英语思维、逻辑表达、同义词替换、熟练掌握句型,以及正常反应等等,的能力。

  除了计划要讲的两个重点问题,除了设计要重点讨论的一两个段落,除了随处可进行的问答,其余活动实际上就是不同层次和详略不等的paraphrase,从单词、短语、句子到段落。这也是前边提到的配合“精讲”而“多练”的另一个基本手段。所以,备课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自己做paraphrase。先排除教参已经回答的,从其余部分中挑出值得‘派’的,然后看工具书是怎么说的,最后再用尽量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

  。每节课都是同样的形式翻来覆去,会不会很枯燥呢?我得承认,不同程度的和不同时间段的枯燥感不可避免。教师本身的水平和能力总是有限,学生的积极性也并不总是很容易调动。不过,多花些心思灵活运用这些手段还是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比如,提问中可能有‘派’,讲解中可能会提问,讨论中可以插入‘派’,‘派’的过程中也可能包括简短的讨论,等等。这就是前面提到可以考虑出新的一个层面,课堂讲练节奏的韵律编排。实际上课过程当然不会完全按你的编排走,不过这不要紧,有价值的跑偏尽管跑,无意义的抓紧拐回原路即可。

  另一方面,作为润滑剂也好,作为“分割线”也好,或者就当做类似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还可以随机穿插一些其他活动。例如:

  ⑴ 单挑。优良的种子自己就会发芽开花结果,基本不用你操心。甚至那些优秀的学生偶尔问一个问题,你都会觉得受宠若惊。我有个学生毕业后考入东北师大读研,去年又获得去德国一所大学读博的机会。对这些人,祝福他们就够了。你要挑战的是中不溜稍微偏下的学生,平常难得开口的那种。一般来说,男生好一些,他们皮糙肉厚。你选一个对象,然后连续一两周,每节课都用几分钟时间轰炸性提问这哥们儿,等于是足球教练单练一位球员。问题当然要精心设计,最好从“脑残”级开始。对他的每一点和每一次进步都要夸张表扬和鼓励。凡做成“惯例”的东西都会让人觉得有趣。这样做会激励一批人。只要有耐心,策略得当,效果还是明显的。

  ⑷ 炫技。我们都知道有不会游泳的游泳教练,但是一定没有不懂英语的英语教师,吃空饷的除外。每周展示一次你的口语水平对学生是很好的示范。这个应该是在某项练习过程中很自然地完成。选口语最好的那位(一般是)女生,根据课文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在你认为适当的时机,做一分钟左右简短快速尽量流畅的对话。然后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继续其余内容。就是说,你是刻意安排,但要让学生感觉是上课过程中的自然环节。虽然对话是两人参与,不过在比较平缓的课时流动中,这一段可以起到音乐里solo的效果。注意对话合作者应该每次轮换。

  好吧,我都累了。Shall we call it a day? 不过,本回答有特定针对目标,也许他们还意犹未尽呢。此前个人的长回答记录是一个关于辩论赛的问题约8,000字,这个已经接近12,000。我想打住是意识到,本题不可能有完全详尽的回答。实际上,除基本理念之外其余的五个部分中都还有许多细节没有提到,或没有展开。例如,幽默是英语课不可或缺的成分

  收到回答本题的邀请快两年了,因为很有难度,所以一直没有开始,各种拖延。感谢中山大学碧海蓝天Y硕于4月25日在问题评论中的督促,使我下定决心啃这块硬骨头。算来,整整写了二十天。这个回答也是还知乎一笔到目前为止最大的债务,每看到一个精彩答案每觉得自己有收获就会增加一分负债感,现在总算可以轻松一下。所以,回答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也是为自己解脱,能对他人有一点帮助都是意外惊喜。

  我是Lilian,我原是全国百强中学的英语教师,曾经去斯里兰卡支教,然后到了沪江负责线上课程的研发,所教学生70w+,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拥有TKT和TESOL证书;现在在创业,打造一个

  脑洞评课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英语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每天有各学龄段的英语老师上传优质的原创课例并与平台内其他老师交流课程设计,请戳链接加入我们,一起学习交流英语教学吧~

  其实“大道理”大家都很懂,要扯也是能长篇大论的;很多做法也是“日积月累”型的,难免可操作性不强,很多文章便是一扫而过,并不会真的给英语老师的教学很快的带来改变;在我看来,老师创造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课堂了,所以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上有所创新,改变,也将很快的给你带来教学特色上的润色和改变;这也是我创办并坚持更新“脑洞英语课堂”的动力之一;

  最近有一首歌特别洗脑,这首歌的第一句就是:I have a pen; I have an apple; Bang! Applepen! 请问铅笔和苹果有联系么?好像不是很有联系,但是组合起来竟是一个很新奇的事物;所以 Pen + Apple = Applepen! 这个公式要传达的思想就是:

  。根据这一公式,我们可以用这一方法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可以和学生,或者和自己的孩子甚至是其他的家人和朋友一起,玩下面这个游戏:

  你说一个词,别人说另一个词,两人共同思考这两个主体结合之后可以有什么新发明。

  这个游戏在Tina Seelig 的书《斯坦福大学创意课》里面也提到过,里面就特别举了德波诺博士是怎么和别人玩这个游戏的:

  德波诺博士说了一个词“打印机”,另一个人随意说了另一个听起来毫不相关的词“鼻子”,然后大家就开始头脑风暴;

  还有一个人的想法更有创意:可以把打印机的墨盒设计成用鼻子闻味道就可以辨别缺少哪种墨水!— Excellent!

  Another Idea (下文简称AI )可以是什么呢?随便想一个么?当然可以,老师们大可以打开自己的脑洞,积累自己 quantity;基于量的积累上,我慢慢总结出了下面几个 AI 的套路,有了创新套路,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都提高了好多;

  例证一:其实每篇课文里面都会出现一些非教学形式的东西,比如介绍卓别林的文章,里面出现了“哑剧” — the mime — 只是很多情况下老师们只把他们当成了一种生词,并极力去解释,并没有想过直接将这种形式搬到课堂上用;(具体设计参考这篇文章:四个脑洞大开的课程引入方式)

  例证二:其实有一篇课文的设计上,很多老师已经用了“教学内容 + 教材内容中出现的非教学形式” 的模式了,就是公开课常用的一篇文章:Boby language . 这篇文章出现的非教学形式就是:肢体语言,所以很多老师想到了要在教学设计中安排肢体语言表演的环节,这个很容易想到,因为这篇文章的指向性很明显;

  例证三:再比如说 My First Work Assginment 这篇文章中隐含了一种非教学形式 — 找工作,找工作可以联想到—简历,所以可以直接在引入部分设计找工作投简历环节,并在结尾与之呼应;

  (具体设计参考这篇文章:四个脑洞大开的课程引入方式)

  文学形式有很多种,比如:诗歌,修辞手法,歌曲,电影,名著等等;本来英语就是一门语言,语言就是产生文学的源泉和基石,所以教学材料和文学形式的结合,是很容易出彩的!

  自我介绍 + 比喻 =自我介绍中将自己比喻成和自己的职业或者性格特点相关的事物

  这个方法其实蛮多老师应该有在用,但是大家在课堂上玩的游戏种类比较局限,无非就是你来比划,我来猜之类的常见游戏。其实,老师们应该多丰富一下自己的业余生活,去体验一下学生们在玩的各种益智类桌游,或者多参与一些新鲜的活动,这将会给你的生活和教学都开辟一片新大陆的。毕竟,

  其实现在很多桌游和综艺节目上玩的游戏都很有趣,且非常益智,在课堂上玩起来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从而使得课堂氛围是相当热烈的;

  Step 2: 并让他们从第一桌传到最后一桌;这几大组中有一个组得到的是和其他组不一样的国家,但是各个组之间互相不能直接说自己拿到了什么国家,

  Step 3: 我会点学生起来,用一句话描述这个国家(然后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用课文里面学习到的内容来说了),

  当时玩起来学生非常high,可惜是最后的升华环节,时间不够了,但是大家都还意犹未尽;

  还有一次,我在上海这边看了一场外国人表演的即兴秀,里面的游戏也给我很大的启发,用在教学已定趣味无限,具体设计大家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Improv Comedy Show 教你如何不让学生展示环节太做秀

  其实还有很多通过“交流”才能完成的游戏,都是拿到课堂上来玩的很好的素材,比如“只言片语” “模拟联合国” “杀人游戏” 等等;这么多游戏素材,等待老师们去发掘,去尝试,去总结!

  这个思路应该是现在教育界很推崇的一种趋势,也是终于让教学回归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 的真正本源问题的一种教学思路。用英语解释就是:

  所以我设计了用英语解读逻辑学原著系列课程,不管现在浏览量怎样,得不得到大家的认可,我都坚持将这个做下去,或许失败,或许成功,时间会证明一切;

  这个套路其实是最容易出亮点的套路了,但是操作上也是最难的,因为课上还要看机器,网络,活着软件们的脾气,一不开心罢工了,再好的课也泡汤了;这也是很多人嫌麻烦不喜欢用这一招的原因;其实这样蛮好的,科技的力量自动淘汰了一些懒惰的人,让适应力足够强的人又少了一大批竞争对手。

  作为一个 ”技术狂“,我在课堂上尝试过很多软件:用表情包软件上了一趟讲情绪的口语课:用自己的漫画表情包给学生上一节关于情绪的课

  用QQ布置作业,上传作业,投票,做评论:教你如何用“高大上”的新技术上一节关于“Future” 的英语阅读课

  用游戏软件制作微课:微课新玩法!用“游戏软件”制作一堂和学生双向“互动”的微课!

  我在这篇文章:识时务,造英才!---新技术给外语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高科技的利弊的时候,就说过:

  “对于教师来说,现如今已经不是一支粉笔打天下的年代了,有高科技而无视之,无非是选择了一条最原始最艰辛的步行跋涉之路,当别人慢慢的开始使用现代先进教学交通工具驰骋在高速公路上的时候,缓慢步行中的教学者便只能被远远甩在其后。”

  平日上课传统随意,公开课临阵磨枪,从不总结反思,是很难有源源不断的创意或新点子的;如果你现在还在迷茫,不如看看我总结的下面这个脑图,找找灵感,想想方向,或许创意会来得更快,备课效率会更高。

  我是个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本科学英语教育,研究生还学英语教育。在学校期间,我教过各种学生,上至大学生,下到幼儿园小朋友。

  教学的routine无非就那几种,英语教学法研究来研究去主流的为大家所接受的也就那几种。课堂设计再有特色也离不开那几个环节,其实说到底,能在教学上创新的空间并没有一般人想像的大。你有教学进度的要求,有课标的要求,有生源质量的限制。

  但这些所谓的要求和限制都掩饰不了你最真实的一面。同一个教学设计,同一个教学环节,为什么有的老师上起来就是跟其他老师不一样?因为他们有个性。

  1. 多了解你的学生。有个学期我带的是要出国的艺术生,上课举例子的时候就有意往设计方面举。口语课Presentation干脆让他们用英语来展示自己在专业课上设计的作品。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听力,在主要任务完成后会让他们听苹果发布会的段子。就我们学校而言,基本除了我以外没老师这么干,所以学生还挺喜欢上我课的。

  2. 平时多储备知识和技能。所谓特色就是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课本上的知识点每个合格的老师都能讲清楚,除此之外你懂得越多显得你就越牛。对英语来说,我觉得有两个方面可以加强:1)经典 ,讲到某个单词,偶尔扯点狄更斯爱伦坡乔叟彭斯立马就高了好几个逼格。2)时事,语言是多鲜活的东西啊,学生都会去美剧里学点新词,你要还只会课本上的几个句式,那就弱爆了。

  3. 注重实践。英语课我觉得比较好玩的是课堂组织形式不要太多!每学期都能抽出至少一节课的时间来搞点活动。综英课Presentation永远是我的最爱!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所学的单词句式甚至是文章结构,另一方面学生有多厉害你造吗?每次都会让我们这些做老师的有所收获。听力课Role Play很给力,也很好玩,口语更是不实践就等于零的课。需要强调的是,每次活动都要好好策划,切记活动不是为了占用课时,不是带着学生玩,主要还是为了练习某些知识点。

  语法上,应如旋元佑将不同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比如用从句和省略,就可以一次性教授下面几种写法: